高速公路上可以用AR导航吗

高速公路上可以用AR导航。打开高德地图,需要先输入目的地,进行导航。在导航页面里,打开更多选项。打开导航设置页面,这里选择AR导航功能选项。随后就会自动进入实景导航。此方法适用于小米、苹果、华为手机。高德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测绘航空摄影甲级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AR导航的决策

高德方面表示,AR导航借助了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以及专业的交通大数据和车道级导航引擎,可直接在拍摄的现实道路画面中,实时呈现直观的3D导航指引,大幅降低驾驶人对传统2D电子地图的读图成本,辅助用户在转向、岔路口、变换车道等多种关键场景下,更快更准确地做动作决策。

高德地图怎么看街景

材料/工具

高德地图  华为手机

1、解锁手机,进入到手机桌面,点击打开高德地图应用。

2、进入到高德地图主界面,点击底部测绘资质华为的搜索栏并搜索地点。

3、搜索到地点后点击右上角测绘资质华为的地图切换选项,如图所示。

4、这里把地图选择为卫星地图。

5、切换卫星地图后,在地图中点击想要查看街景的地点。

6、之后会在底部出现这个地点的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7、进入查看地点的详情界面,这时候就能看到街景的图片测绘资质华为了。

拓展资料

高德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测绘航空摄影甲级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三甲"资质,其优质的电子地图数据库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基础功能

最新地图浏览器:最新矢量地图渲染,最高质量地图效果、最高德地图 丰富数据信息、最快速操作体验、最节省数据流量。专业地图服务:实地采集、网络采集,行业领先。2000万POI信息,每年四次信息更新

在线导航功能:最新高德在线导航引擎,全程语音指引提示,完善偏航判定和偏航重导功能。

AR虚拟实景:AR功能结合手机摄像头和用户位置、方向等信息,将信息点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给用户,为发现和目标地点指引丰富的出行查询功能:地名信息查询、分类信息查询、公交换乘、驾车路线规划、公交线路查询、位置收藏夹等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查询工具。

锁屏语音提示,即使你的手机在锁屏状态也能听到高德导航的语音提示,不用担心一直开着手机屏幕费电了。

夜间导航HUD抬头提示,打开高德导航并开启HUD,把手机放到汽车挡风玻璃下,高德导航会把路线提示倒映到汽车挡风玻璃上,看起来特别方便,不用担心低头看手机影响驾驶。

超越华为,位居世界第二,80后哈工大博士做出一个IPO

据媒体报道,智能激光雷达系统(Smart LiDAR Sensor System) 科技 企业速腾聚创(RoboSense) 日前筹备明年在香港上市,计划募资10亿美元。

据悉,前 汽车 之家CFO邹钧日前已经出任速腾聚创CFO,预计是要操盘速腾聚创上市。邹钧曾担任中国比克电池、GCL公司、当当、创梦天地担任CFO,操盘过 汽车 之家香港上市,有丰富的操作公司上市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速腾聚创创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深圳,它是目前全球唯一实现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车规量产交付的企业,并已获得多家车企定点,涵盖小鹏 汽车 、比亚迪、广汽埃安、威马 汽车 、极氪、智己等多款车型。

38岁的邱纯鑫是速腾聚创的创始人,创业前,在哈工大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读博士。

而速腾聚创的前身是邱纯鑫的户外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课题小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让在野外工作的机器人提取环境信息。

由于课题中用到激光雷达和深度视觉摄像头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但是国内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邱纯鑫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在完成课题后,擅长算法的一帮哈工大课题成员决定出来做产品。邱纯鑫以课题组为初始团队,创立速腾聚创,并试着自己开发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主攻激光雷达。

用搞科研的精神,速腾聚创很快就做出了产品。2015年,速腾聚创的静态单线雷达产品已经可以批量出货,但是由于当时无人驾驶刚刚兴起进入 汽车 市场并不现实,邱纯鑫便将目光瞄准了家装建筑行业,依托静态单线雷达速腾聚创打造了第一款产品Seeker(非实时三维激光扫描仪),落地场景测绘领域。Seeker能够直接扫出房间的室内建模图,设计师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内部设计并渲染即可出效果图,当天给出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家装设计的出图效率。

进入建筑行业后,邱纯鑫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随着VR的火爆,全景看房渐渐成为房产中介行业的一个热门趋势,各种大大小小的房产经纪公司都在寻找包括全景相机在内的VR看房解决方案。因而,相比需要完善解决方案的三维静态激光雷达,配合静态三维激光雷达做纹理色彩信息的全景摄像头竟可能是个更快落地的需求。

于是邱纯鑫马上成立全景看房的项目小组,并上线了第二款产品IPANO,产品取名为“看房神器”,是一款全景相机,可对房子进行全景拍摄,满足VR看房的需求,针对房产中介低效的工作现状,提高看房效率和成交匹配率。2015年底,这款产品便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打开了市场,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

但是,“看房神器”并非速腾聚创的愿景所在,彼时谷歌和特斯拉都已经开始为无人驾驶摇旗呐喊,无人驾驶无疑是激光雷达未来最具想象力的市场。

2016年,邱纯鑫把这套摄像头方案的产品剥离独立的小组运作,而公司主力依然在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开发不易,最简单的激光雷达也需要翻越光学、高速数据处理技术、测距算法、结构设计、电机控制五座大山,从单线到多线的提升,除了电机控制技术变化不大之外,其他四项的难度都是指数上升,因而在全球范围内,能做出稳定可用的多线激光雷达的厂商屈指可数,但是速腾聚创却飞速前进。

2016年10月份,速腾聚创便研发出了16线的机械式激光雷达RS-LiDAR。2017年9月份又完成了32线的量产,紧接着10月,速腾聚创又发布MEMS固态激光雷达,并于2018年5月,联合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推出了基于MEMS的无人物流车。

2019年12月,速腾聚创通过 汽车 行业的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也意味着拿到了进入全球 汽车 市场的“通行证”,完全具备了向OEM、Tier 1等公司供货的资质。

2020年12月,速腾聚创生产的全球首批车规级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已批量出货,发往北美。

2021年,速腾聚创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固态激光雷达SOP版的完全锁定,并在Q2启动SOP后,领先全行业,首次实现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的车规量产交付。

如今,速腾聚创作为全球唯一实现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车规量产交付的企业,引领激光雷达行业进入“量产元年”,带动智能固态激光雷达在众多 汽车 品牌的前装车规量产的同时,邱纯鑫也将收获一个IPO。

无人驾驶的传感器路径中,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这三种解决方案。

摄像头成本低廉,图像算法相对比较成熟,但获取准确的三维信息较难,受环境光限制比较大。而毫米波雷达对雨雾天气有穿透性,但无法精准辨别目标,只能应用于简单的场景中。

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比摄像头远,能够准确的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而且探测到的数据量远超过毫米波雷达,所以它成为了目前无人驾驶厂商最钟爱的环境感知解决方案。

但是,激光雷达极高的价格却成为了行业的拖累。

谷歌、百度采用的Velodyne 64线机械式激光雷达售价70万人民币左右,16线机械式激光雷达也达到5万元,一台200万元的无人驾驶车辆,激光雷达的成本就占到30%—40%。

早期,能够生产满足无人驾驶需要的激光雷达的企业只有Velodyne一家,该公司的产品主要为机械式激光雷达,由于机械式激光雷达需要通过不断旋转发射头,达到动态3D扫描的目的,需要配置体积以及重量大的旋转部件,因而造价较高,体积大,寿命一般在1-2年,很难应用在规模量产车型上。

直到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出现,开始打破这一现状。2015年4月,美国的SAE(Society Autonative Engineer)大会上,创业公司Quanergy横空出世,宣布将于次年推出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价格在250美元左右。

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将采用与Velodyne机械雷达完全不同的技术,依靠MEMS微振镜来控制激光的发射角度,从而代替机械旋转结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缩小激光雷达体积,提高分辨率、可控性及稳定性。

这也打破了Velodyne的垄断地位,2018年前后,Velodyne在无人驾驶激光雷达领域占据近80%市场份额。随着许多公司纷纷布局混合固态激光雷达这一领域,Velodyne市场份额近年来持续下降。

深圳孕育的又一家 科技 巨头。 华为、腾讯等巨头相比,速腾聚创相对较年轻,自2014年成立以来迄今只发展了短短7年时间。

在激光雷达细分赛道,速腾聚创力压华为、大疆等厂商,高居国内第一,全球排名第二。 Yole发布的《2021年 汽车 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应用报告》报告显示,法雷奥排名第一,占比 28%; RoboSense(速腾聚创)占比10%,排名第二 ;Luminar、Livox(大疆)、电装、大陆、Cepton五家厂商以7%占有率,并列第三;紧随其后的是Innoviz、Ibeo、Innovusion、华为、禾赛 科技 、Innovusion(图达通)、Velodyne,占有率均为3%。

目前,国内禾赛、速腾、华为、大疆等厂商相对领先,禾赛 科技 、速腾聚创等均有机械式、混合固态式等产品布局,对OPA、FLASH等纯固态式方案亦正在加紧研发,这其中,速腾也是率先进入第二代混合固态激光雷达量产阶段的代表。

基于成本的降低,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和商用可能会更快到来。根据美国联合市场今年的报告预测,到2022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或将达到9.2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

在国内,随着 汽车 产业“新四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速,“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提出实现L3级以上高级自动驾驶应用,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升,单车装载的激光雷达数量会越来越多。

国内的智能电动 汽车 企业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启了激光雷达前装量产的比拼,从20多万级别的小鹏P5到高端豪华车型高合HiPhiZ等,激光雷达似乎已经成为了 汽车 智能化的最新标签,进入爆发前夜。

天眼查显示,成立以来,速腾聚创已经获得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智慧物流平台菜鸟网络、上汽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尚颀资本、北汽集团、海通证券、复星、东方富海、昆仲资本、粤民投等。

从过往融资来看,速腾聚创获得了来自 汽车 产业等巨头的诸多加持,且与车企及同行不乏战略合作。2021年12月,RoboSense此次获得比亚迪战略投资,将进一步深度融入智能新能源 汽车 产业生态“朋友圈”。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国内另一激光雷达龙头禾赛 科技 早就于2021年1月向上交所提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不过,禾赛 科技 也于2021年3月5日递交文件,申请撤回IPO申请,另行谋划上市时机。

随着禾赛 科技 终止上市,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行业的乐观心态打上问号。一位 汽车 分析师表示,目前国产激光雷达核心技术难点在于过车规,且价格需要继续降低。车厂选择供应商首要条件是通过安全测试,其次是供应链的要求,需要满足在车辆生命周期内都能稳定供货。

不过,禾赛 科技 ipo进程受阻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其看好,冲刺资本市场折戟后不久,禾赛 科技 就收到了一众资本的争相加持。2021年6月。禾赛 科技 宣布完成超过3亿美元的D轮融资,领投方包括高瓴创投、小米集团、美团、中信产业基金,同时参与该轮融资的还有华泰美元基金,以及老股东光速中国、光速全球、启明创投等,背后资本方也是众星云集,自动驾驶赛道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为什么高德、苹果、北斗用的卫星地图照片都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原本没什么可答的,既然看到了,也就简单说两句吧。①首先,北斗不应该放进来说,②、当前的苹果上的地图本来就是高德地图。

1、北斗是全球定位系统,不是地图

中国的北斗卫星,是提供全球定位作用的,是一套定位系统。它和GPS是对标的,它不提供地图服务。地图服务是高德、百度、谷歌等等这些地图公司提供的。题主下载的北斗地图,多半是网络上的不良商家故意蹭北斗热度,把一个普通地图App包装成北斗地图忽悠吃瓜群众的,建议题主还是赶快卸载了吧。

要用北斗定位,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北斗地图”,只需要你手机硬件支持北斗定位即可。导航软件随便选知名的高德、百度都可以,它们会自动调用你手机的北斗模块去用北斗来定位。

2、苹果用的本来就是高德地图

最早苹果手机上的地图是谷歌地图,因为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谷歌导航在中国就完全用不了。苹果最后也只能在中国的地图软件中选用一个,最后选用了高德地图。题主有空可以上网查一下立即就可以知道了。所以, 高德和苹果的卫星地图本来就是一样的。

总结

总之,北斗是定位系统,网络上所谓的北斗地图都是骗人装它家App的,建议卸载。苹果本来就是用高德的地图。

我是数智风,用经验回答问题,欢迎关注评论。

苹果地图(中国境内)、北斗地图(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关系)一直都是使用高德地图的数据。只不过高德、苹果、北斗分别有自己高度定制化的APP,基础数据都是一样的。

高精地图不是人人都能“绘制”,在中国已知具备测绘资质的厂商企业均在可控范围内,目前获得甲级测绘资质的国内企业只有不到20家,外资企业想要进入更是难上加难。国家有相关规定: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地图)属于导航电子地图的新型种类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采集、编辑加工和生产制作必须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

2006年曾有一家公司在未取得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情况下,从事导航电子地图的制作,被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相关活动,并处以51600元的行政处罚,并收入“2006年十大测绘违法典型案例”中。

苹果地图

2018年之前因中国大陆政策的限制,苹果地图无法使用由“TomTom”提供的数据,数据供应商为“ 高德软件 ” 。因此,中国大陆版的苹果地图只能显示中国大陆范围内的地理位置信息,且只能使用平面的导航指示,无法使用“Flyover 3D”。

2018年末,苹果改进了中国大陆用户的苹果地图应用,中国大陆部分地图数据由高德提供,而境外地图数据则改由TomTom提供。这时中国大陆用户已经可以访问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点详细信息、用户评价、公共交通线路等。

北斗地图

【警示】北斗地图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组织架构上是没有任何关联。

从北斗地图的用户协议可以看到,它的地图数据来源于高德地图。确切来说是高德换了一个皮,外表看起来不一样,但内在的东西还是高德。

北斗地图调用高德地图的数据一方面不用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去完善地图的基础数据,拿来直接就可以用,另一方面并不需要相关的资质,资质获取这方面是尤其困难的。

为什么是高德?

事实上不光苹果地图,国内外很多的地图软件都和高德颇有渊源,比如:滴滴、谷歌地图等。这源于高德地图准确的交通大数据和专业的导航服务。

目前,高德地图在国内拥有超过7000万活跃的POI位置点数据,覆盖超过650万公里的导航道路数据,提供全国360多个城市和所有高速公路的实时交通路况,并实现了分钟级更新。高德地图还与150多个城市的交管部门达成合作,共同为用户带来更权威的交通大数据和出行调度。

另外,高德地图接口调用简单、易用、稳定、高效,很多开发问题直接在高德开放平台都能轻松的解决。

高精地图是该领域很多企业觊觎的对象

现在,连自动驾驶公司都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无奈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确实难拿。各家企业只好采取迂回的策略,一方面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来间接的借用该资质,另一方面稍有一定行业经验、实力的公司还是不遗余力的去申请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不要操之过急!面包会有的。

地图资源要么是买的,要么是用自己的卫星拍摄的。

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情,他们三家的地图之所以一样,有可能是在同一家公司买的。

他们不生产地图,只是地图的搬运工!

你说的名字高德、苹果、北斗都是导航软件的名称,并不代表导航软件的信号和地图信息提供方,也就是说目前高德地图,苹果maps,北斗导航(软件)目前使用的均为GPRS信号及地图信息,特别是北斗导航,此地图与国内的北斗导航系统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一个山寨产品,比如,你听过了GPRS导航软件、伽利略导航软件吗?

既然使用的是同一家提供的信息,那卫星地图一个样有啥奇怪的

也许是由同一颗卫星传过来的。

为什么用华为,三星,小米,苹果手机拍自己的长相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