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资质改革,对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资质企业有哪些影响?

本次改革,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按照初步的调整规则是:原有特级施工企业可以直接获取综合资质甲级,意思就是不管你原来有几项特级资质,只要有,就可以直接晋级综合甲级。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这让特级资质一大筐的中建、中铁们如何受得了,本来资质是他们的一大优势,现在随随便便的一个小特级企业,就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这怎么受得了。

反过来,一大批单一的特级企业高兴睡不着,相当于一个特级资质变成原来的13个,这事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总包一级自然是总包甲级,这倒没什么意外。总包二级企业竟然和总包三级同为总包乙级企业,这点让总包二级企业也是郁闷,几年业绩,白忙活了,倒是三级企业捡个大便宜。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改革再次强调了弱化资质,强化业绩和个人注册执业制度,其实,如果还在为资质或悲或喜的人,那就是没有深刻理解,此次改革的深意。

中国测绘局最近发表测绘资质改革升级文件,现在对我们企业有没有什么影响,有谁知道。

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上有相关信息。

对甲级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的条件更严了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对乙级以下的放宽了。

对于人员是放宽了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不要求必须是工程师或高工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只要有相应的学历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到了年头就可以当工程师用。

甲级的年服务值提高了。对保密、质量等监管措施有要求了。

新版的资质政策落地,对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除综合资质外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全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公路、铁路、水运、民航、水利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通信等资质审批权限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施工资质。

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改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业务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保留12类施工总承包资质;将36类专业承包资质整合为14类;将劳务企业资质改为专业作业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综合资质只设甲级,施工总承包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专业承包资质和专业作业资质不分等级。改革后,施工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由138个压减为40个,压减71%。

工程勘察资质。

保留综合资质:将4类专业资质及勘察劳务资质整合为岩土工程、工程测量、勘探测试等3类专业资质。综合资质只设甲级,专业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改革后,工程勘察资质类别和等级由26个压减为7个,压减73%。

工程设计资质。

保留综合资质;将21类行业资质整合为15类行业资质;将155类专业资质整合为13类专业资质;将8类专项资质改为6类通用专业资质,并取消环境工程专项资质的5个专项类别,整合为环境工程专业资质;保留3类事务所资质。综合资质、事务所资质只设甲级,行业资质,专业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改革后,工程设计资质类别和等级由395个压减为72个,压减82%。

工程监理资质。

保留综合资质,可承担各类工程监理业务,规模不受限制;取消专业资质中的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农林工程资质,保留其余10类专业资质,取消事务所资质。综合资盾只设甲级。专业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改革后,工程监理资质类别和等级由34个压减为21个,压减38%。

造价甲乙丙资质取消了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

工程设计资质这次改革最大影响是什么?

7月2日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的通知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拟对企业资质类别、等级进行大幅调整。

    对于本次资质政策的解读,不仅要关注哪些资质合并了,哪些资质取消了,更需要关注住建部对于未来资质管理的政策趋势,以及对于本次资质改革跟进举措后续。

      未来对于资质维护和换证的难度系数待新的资质标准及实施细则出台测绘行业资质改革的影响;◎ 在新的资质管理办法实施前,存在非常难得的空窗期,相关单位可采取积极准备措施;◎ 不排除未来将会出现“顶级俱乐部”国家住建部对于资质改革的征求意见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对新政策的征求意见都表示出极大的关注。改革内容调整幅度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因此众多企业也在研读分析判断,资质改革对于本单位的发展到底利弊如何?

未来行业总体发展的趋势如何?无独有偶,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于近日也发布了关于《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总体改革思路与住建部的资质改革一脉相承,同样是“大幅精简资质专业类别,归并等级设置,下放审批权限、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服务强化事后监督、优化营商环境等”关键词。

      资质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相关企业的入门条件,众所周知,一些企业因为不能获得企业资质,而无法正常开展业务,只能与具备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对资质的关注度甚至超越了对自身技术实力、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视程度。对于本次资质政策的解读,不仅要关注哪些资质合并了,哪些资质取消了,更需要关注住建部对于未来资质管理的政策趋势,以及对于本次资质改革的配套措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资质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对于资质改革,需要关注的重点未来“简化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

    熟悉资质办理的企业应该能够充分理解到住建部审批资质和各地方住建厅审批资质的巨大差异性。也就是说,从下放资质审批权限这个角度来看,未来资质的申请难度会降低,申请到行业资质或者专业甲级资质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了。

    文件中提到,住建部会同其他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企业资质标准,大幅精简审批条件和材料,并加快推行资质承诺制。再次证明对于资质是审批容易,维护难。这个逻辑与过去资质维护不一样,过去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获得资质,到资质年审的时候闯关,五年一次。

    未来的资质维护是动态核查,必须随时准备应对资质核查和监督管理。当然,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未来新资质的核定标准。这决定了未来企业重新获得资质的难度。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分别表示在2020年年底之前出台新资质的细则和标准,这将涉及到未来对于资质维护和换证的难度系数。关于本次资质改革的配套措施资质过渡和新旧换证。

    从文件精神来看,新旧资质证书将进行简单换证。那么拥有专业甲级的可以直接换行业甲级新证,比如建筑设计行业、公路设计行业、水利设计行业。但是由于多个行业取消并合并了专业资质,如果是直接专业甲级换行业甲级,多半会附带新的条件,并给予一定的过渡期。如果未能达到新行业甲级标准,或许会降级为行业乙级。各个行业差异很大,水利、公路等多个行业都存在这个情况,专业资质的标准距离行业资质差异较大。

      由于住建部的资质涉及到其他行业,比如交通部对于公路设计的行业资质标准,应该会重新设定,专业甲级的单位如果未能取得行业资质的条件,大概率是会成为行业乙级。当前的空窗期,对于未来有意向要升级为行业甲级的单位,需要在人才队伍、业绩案例方面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的资质管理办法实施前,其实存在非常难得空窗期,可以采取一些更加有力的措施。

      目前的大型施工企业不少是拥有多个特级资质的,那么最好就是在征求意见阶段进行企业分离,将一个特级企业分立为多个特级企业,这样未来就可以拥有多个施工综合甲级资质,在一个大型集团下面,拥有多个可以横跨专业的大型施工企业资质。从未来趋势分析,EPC成为大型施工企业以及大型工程设计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要么组成联合体,要么就必须具备双资质。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大型施工企业需要组建自身的设计公司,并且需要将相应的设计企业等级提高到行业甲级。从过去一段时间的资质注销、继承、变更的数据来看,90%以上都是施工企业在密集进行变更调整,为下一步的业务布局做准备。对行业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本轮资质的改革工作推进,未来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格局到底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个人认为可能会产生如下的趋势:

1、顶级俱乐部产生。也就是具备综合实力的企业同时拥有综合施工、综合设计、综合勘察资质,未来将拥有对所有工程建设领域服务准入资格,也会形成对中小型公司的冲击;

2、工程总承包与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增加。由于住建部在资质层面打通了相同行业甲级资质可以相互申请设计与施工的资质,因此未来施工与设计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

3、资质挂靠的现象将大幅度减少。拥有团队以及业绩的企业,过去因为缺乏资质不得不进行挂靠的,未来可以自行申请资质;

4、行业重组洗牌加快。因为人证合一以及动态监管的加快,未来通过依靠资质来获得管理费模式将难以为继,未来不能也没有必要进行资质的挂靠。影响资质改革成效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几个不确定性,影响到未来的资质改革成效:

1、新的资质标准的设定,这个是最重要的;

2、新老资质的过渡政策。虽然在文件中提出了过渡的原则性意见,但是本次调整幅度较大,存在模糊地带;

3、取消合并了多个资质,会导致很多企业可以承担的业务范围,远远超过自身实际的专业人员配置,甚至缺乏或没有类似的项目经验。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的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4、住建部发布的资质改革文件,涉及到很多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利益,甚至涉及到对社会安全乃至其他方面的影响,因此可能存在国家各个部委对于具体新政策执行标准和解读的差别。

    因此未来资质的申请难度是否降低了,成本是否下降了,进而导致行业竞争是否加剧了?都未能知晓,必须等待最终文件以及实施细则出台。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过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反映出过往的格局在打破,新的格局在形成。这个过程,也是新势力出现,旧势力走向衰退的开始。虽然本文分析的是资质的走向和趋势,但是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并不完全反应在资质上,笔者曾经见过很多企业拥有众多资质,但核心能力偏离且达不到客户要求,最终被市场淘汰。建立企业信誉与品牌,培育企业的业务运作能力,才是发展正轨。本轮资质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都证明了这次改革是认真的,期待最终结果是为企业减负,为中小型公司拓宽生存的空间,进而实现工程建设行业更加规范有序的运行。

生成海报
生成海报
生成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