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德、苹果、北斗用的卫星地图照片都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原本没什么可答的,既然看到了,也就简单说两句吧。①首先,北斗不应该放进来说,②、当前的苹果上的地图本来就是高德地图。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北斗是全球定位系统,不是地图

中国的北斗卫星,是提供全球定位作用的,是一套定位系统。它和GPS是对标的,它不提供地图服务。地图服务是高德、百度、谷歌等等这些地图公司提供的。题主下载的北斗地图,多半是网络上的不良商家故意蹭北斗热度,把一个普通地图App包装成北斗地图忽悠吃瓜群众的,建议题主还是赶快卸载了吧。

要用北斗定位,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北斗地图”,只需要你手机硬件支持北斗定位即可。导航软件随便选知名的高德、百度都可以,它们会自动调用你手机的北斗模块去用北斗来定位。

2、苹果用的本来就是高德地图

最早苹果手机上的地图是谷歌地图,因为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谷歌导航在中国就完全用不了。苹果最后也只能在中国的地图软件中选用一个,最后选用了高德地图。题主有空可以上网查一下立即就可以知道了。所以, 高德和苹果的卫星地图本来就是一样的。

总结

总之,北斗是定位系统,网络上所谓的北斗地图都是骗人装它家App的,建议卸载。苹果本来就是用高德的地图。

我是数智风,用经验回答问题,欢迎关注评论。

苹果地图(中国境内)、北斗地图(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关系)一直都是使用高德地图的数据。只不过高德、苹果、北斗分别有自己高度定制化的APP,基础数据都是一样的。

高精地图不是人人都能“绘制”,在中国已知具备测绘资质的厂商企业均在可控范围内,目前获得甲级测绘资质的国内企业只有不到20家,外资企业想要进入更是难上加难。国家有相关规定: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地图)属于导航电子地图的新型种类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采集、编辑加工和生产制作必须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

2006年曾有一家公司在未取得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情况下,从事导航电子地图的制作,被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相关活动,并处以51600元的行政处罚,并收入“2006年十大测绘违法典型案例”中。

苹果地图

2018年之前因中国大陆政策的限制,苹果地图无法使用由“TomTom”提供的数据,数据供应商为“ 高德软件 ” 。因此,中国大陆版的苹果地图只能显示中国大陆范围内的地理位置信息,且只能使用平面的导航指示,无法使用“Flyover 3D”。

2018年末,苹果改进了中国大陆用户的苹果地图应用,中国大陆部分地图数据由高德提供,而境外地图数据则改由TomTom提供。这时中国大陆用户已经可以访问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点详细信息、用户评价、公共交通线路等。

北斗地图

【警示】北斗地图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组织架构上是没有任何关联。

从北斗地图的用户协议可以看到,它的地图数据来源于高德地图。确切来说是高德换了一个皮,外表看起来不一样,但内在的东西还是高德。

北斗地图调用高德地图的数据一方面不用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去完善地图的基础数据,拿来直接就可以用,另一方面并不需要相关的资质,资质获取这方面是尤其困难的。

为什么是高德?

事实上不光苹果地图,国内外很多的地图软件都和高德颇有渊源,比如:滴滴、谷歌地图等。这源于高德地图准确的交通大数据和专业的导航服务。

目前,高德地图在国内拥有超过7000万活跃的POI位置点数据,覆盖超过650万公里的导航道路数据,提供全国360多个城市和所有高速公路的实时交通路况,并实现了分钟级更新。高德地图还与150多个城市的交管部门达成合作,共同为用户带来更权威的交通大数据和出行调度。

另外,高德地图接口调用简单、易用、稳定、高效,很多开发问题直接在高德开放平台都能轻松的解决。

高精地图是该领域很多企业觊觎的对象

现在,连自动驾驶公司都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无奈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确实难拿。各家企业只好采取迂回的策略,一方面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来间接的借用该资质,另一方面稍有一定行业经验、实力的公司还是不遗余力的去申请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不要操之过急!面包会有的。

地图资源要么是买的,要么是用自己的卫星拍摄的。

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情,他们三家的地图之所以一样,有可能是在同一家公司买的。

他们不生产地图,只是地图的搬运工!

你说的名字高德、苹果、北斗都是导航软件的名称,并不代表导航软件的信号和地图信息提供方,也就是说目前高德地图,苹果maps,北斗导航(软件)目前使用的均为GPRS信号及地图信息,特别是北斗导航,此地图与国内的北斗导航系统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一个山寨产品,比如,你听过了GPRS导航软件、伽利略导航软件吗?

既然使用的是同一家提供的信息,那卫星地图一个样有啥奇怪的

也许是由同一颗卫星传过来的。

为什么用华为,三星,小米,苹果手机拍自己的长相都是一样的?

高精地图战事起,华为抢位、美团入局,高德百度你还好吗?

对于“问题地图”,原则只有一个,中国一点也不能少!

而“地图问题”则是指最近 科技 界高精地图战事又起:华为抢位、美团入局,虎视眈眈的还有腾讯、京东等众多玩家——无疑这是5G车联网时代和自动驾驶的前奏。

今日,盖世 汽车 研究院在京发布报告:2026年国内高精地图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中国一点也不能少

继范思哲的T恤将香港、澳门与国家名称错误并列事件后,8月12日,纪梵希、蔻驰等国际品牌陆续被曝出类似问题,并在其官方微博致歉。

据媒体统计,这两天时间里,已有纪梵希、蔻驰、CK、fresh馥蕾诗、亚瑟士、CPB肌肤之钥、施华洛世奇和Valentino等至少8个品牌公开道歉。随后,涉及相关品牌的中国代言人纷纷表示解除合作关系,以划清界线。

高精地图时代来了

地图很重要。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地图不再是单纯的指路工具,已逐渐演化为本地生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及车联网、自动驾驶的基础环节。在车联网方向与车企的合作中,高精导航地图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向。

业内普遍认为,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基于此,BAT等互联网公司、主机厂及图商对于高精地图市场争夺从未停止。

目前,BAT地图产品分别为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其中,前二者已经占据75%以上的市场份额。

尽管这些地图服务目前都免费提供,但一些 科技 巨头和新兴互联网公司还是希望有自己的地图板块。其中,华为计划在今年10月份推出自己的地图服务Map Kit。美团官方也确认正在开发地图业务,并称其为“美团地图”。

美团开发地图服务

14日晚间,美团就“正开发地图服务”一事作出回应。美团方面表示,公司在去年10月底的组织升级中成立了LBS平台,包含LBS服务、网约车、大交通等部门,其中就包含地图业务,旨在进一步增强LBS基础服务能力,目前该业务一切照常进展中。

早前,美团的一位发言人透露,美团正开发地图服务,本周已在招聘网站拉勾上发布了十余个相关职位,包括数据挖掘工程师和机器学习专家等。并表示,美团不久前还聘用了一名前百度地图高管。

此人即人人车原副总裁张绍文。张绍文曾任百度地图智能导航总经理、百度地图主任架构师、百度地图技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加盟后担任由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所负责的地图体系的技术负责人。

美团曾密切接触过电子地图服务商凯立德,有意向收购,但最终未达成交易。

7月中旬,有消息称美团、京东曾申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资质失败,随后美团站出来否认。

对于美团来说,地图业务的意义更多集中在美团的出行生态和无人配送上。

尽管去年摩拜单车(现美团单车)为美团贡献了一半的亏损,知情人士称,美团内部目前对摩拜已经没有营利要求,其意义更多在于道路出行信息的收集,作为链接美团智慧出行的重要一环。

当前,美团在出行和外卖业务上的地图服务都依靠第三方——共享单车和打车服务接入的是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旗下的大众点评应用则整合了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地图是美团本地出行业务中的基础技术之一,长期依靠接入并不实际。

另外,聚合模式作为网约车市场的又一种模式,与地图导航场景天然契合。美团在网约车战略放弃了与滴滴的价格战后,迂回转向了聚合模式,并且已经跑起了一定规模,日单量也已经涨到了50万左右。

在其核心业务外卖上,人工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是不可控因素。未来,基于地图、定位、感知和人工智能的无人配送技术将大大改善这一现状。目前,无人配送在雷达、摄像头和芯片等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但要落实到应用,创造真正的营收还有很远。

不久前美团的市值超越了搜索巨头百度和电子商务巨头京东。

美团的雄心不会止步于此,打造“美团地图”便是明证,5G时代,其进入自动驾驶领域只是时间的问题。

华为地图不只是备胎

8月9-11日,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19)在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召开。

10日下午的会议中,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进行了主题演讲。演讲中他确认,华为即将正式进入地图领域,并将于10份推出Map Kit。

张平安提到,华为公司旗下所有应用都将会率先应用自己的地图服务,同时也欢迎全球的开发者使用华为的地图服务。目前华为地图服务已经提供6大类,总共25种API接口。地图服务已经支持了海外超过150个国家/地图,覆盖超过40种语言。

今年5月份,谷歌要对华为执行断供的消息已经甚嚣尘上。

当时即有网友指出,芯片华为有海思做备胎,操作系统有鸿蒙OS做备胎,如果没有地图,消费者业务肯定会受到冲击。譬如华为手机,海外用户对谷歌地图有深度的使用习惯。谷歌一旦停供,用户量不可避免会大量流失。因此,华为需要推出自家的地图产品。

这一点,华为当然也想到了。

7月初,华为旗下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资质申请获得批准。

8月份,华为终端手机产品总裁何刚就在微博上放出了一段华为实景地图AR场景的视频。

如今,地图服务Map Kit终于实锤。且是首先用于国外,正是针对消费者业务的“漏洞”。

任正非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决议,5年内不会将华为撤下“实体清单”。他还指出,目前华为大概有4300-4400个洞,应该已经补好了70-80%,到年底时可能有93%的洞会补完。

任正非将华为比作千疮百孔的战斗机,7月31日,华为举行“千疮百孔的烂伊尔2飞机”战旗交接仪式,任正非在仪式上做了题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的讲话。

当下,布局地图业务,显然也不止是做“备胎”这般简单。

此前,华为就已经发布过“1+8+N”的华为5G全景战略——“1”为智能手机,“8”为8大行星PC、平板、TV、音响、眼镜、手表、车机、耳机八大业务,“N”指的是泛IoT硬件构成的华为HiLink生态。

而地图,显然是浓墨的一笔。尤其是与地图息息相关的车机,肯定会用到地图的。所以,有了地图在手,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任正非曾说过,华为不造车,但要做车联网,目前来看华为在行动。

8月11日,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继发布鸿蒙OS之后,华为又发布了Cyberverse数字平台。该平台为AR实景地图服务平台,可使用手机进行厘米级定位。

华为camera首席工程师罗巍表示,Cyberverse可用于在景点、博物馆、智慧园区、机场高铁站等空间,今年将会在国内5个著名景点进行开发者测试,到2020年年末,将在1000个地点提供服务。

《Cyberverse——开启新视界》视频截图

如今全球车企自动驾驶量产时间集中在2021年左右,高精地图作为其中的必要技术理应更早落地,预计2020年将成为主机厂确定供应商的年份。

2016年8月,高德宣布拿下第一张高精地图商业化订单,并将其装载至凯迪拉克CT6上;2018年8月,百度宣布其高精地图方案将在2020年下半年通过长城的WEY品牌落地;在今年的CES Asia上,四维图新表示将完成全国首张高精地图的制作,并称其主导制定的高精地图全国统一标准方案将很快通过。而今,华为将高精地图与AR相结合,又为高精地图赛道描绘了新的想象空间。

开始申报甲级测绘资质,到确认发布地图服务,并可精准至分米级,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说明了华为高精地图产品链正越来越完善。

2026年市场规模破百亿

7月初,华为甲级地图资质公示,随后爆出美团和京东申请甲级地图资质被否,因为VIE架构不被政策允许。相关信息显示,除了上述的华为、美团、京东等公司希望进军地图领域外,还有一些行业的巨头计划拥有地图能力,方式就是通过申请资质或者是并购标的的方式。

有分析称,地图江湖,正再度呈现五年前的战争。

2014年2月,阿里全资并购高德地图,从此阿里通过高德获得地图能力,也掀起了BAT竞逐拥有地图能力的战争,百度通过购买四维数据的基础,以及自身的努力,具备了完整的地图能力,腾讯则通过入股四维图新的方式,获得了地图数据的稳定来源。

有业内人士表示,甲级地图资质的申请将在新的一年关闭,以后只允许乙级资质升甲级资质。对于那些希望拥有地图能力的公司而言,接下来的几个月是最后的时机。

今天,盖世 汽车 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各大车企把自动驾驶的量产计划逐渐提上日程,推动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未来自动驾驶车辆将逐步出现在道路上,其预测,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将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并且到2025年,自动驾驶车辆会达到367万台的数量,不包括垂直领域,但包括封闭测试场景内的应用车辆。

高精地图作为自动驾驶一项必备的能力,涉及到的板块主要是有三个,第一是高精地图的定位,把车辆精准定位到车道上;第二是能对传感器进行补充,补充车载传感器无法获得的信息,为自动驾驶的决策提供一定支持;第三是路径规划,能根据实施的交通变化,为自动驾驶提供最优的路径,优化用户的出行体验。

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导航,高精地图主要是在地图的精度上更加丰富,并且信息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多,使用者逐步从用户转向了自动驾驶系统。精度也是达到亚米级,同时可以配合车辆的传感器和算法,为自动驾驶提供底层的支持。

盖世 汽车 研究院预测,2025年高精地图将近达到80亿元,2026年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突破100亿元。

国内地图业本来已经有百度、阿里高德、腾讯BAT三强鼎立了,随着5G车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开始燃起了新的战火。华为以自己的消费者产品为切入点进行抢位,美团以四大LBS场景(到店、到家、旅行、出行)为依托进行地图布局,抢占先机。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发展,高清地图需求日益高涨,地图江湖会否被新入局者再次颠覆,值得一看。

晶众地图与星云互联的“牵手”,助力自动驾驶再发力

导语: 专访,星云互联联合创始人兼COO石勇、晶众地图副总裁兼智能网联地图事业部COO杨柯,就晶众高精地图此次牵手星云互联将集合双方怎么样的优势展开合作?围绕智能网联网 汽车 、智慧城市以及车路协同等方面的具体合作将怎么样展开?未来双方还将继续在哪些领域深度合作?等问题进行解答。

正文:自动驾驶的又一大事件,2019年9月16日,晶众高精地图与星云互联签署了战略合作,星云互联联合创始人兼COO石勇、晶众地图副总裁兼智能网联地图事业部COO杨柯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智能网联 汽车 、智慧城市及车路协同等多方面合

上海晶众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众地图”)是一家高精地图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也是晶众股份的子公司,后者成立于2010年,在智慧城市方面有多年经验,从2015年开始配合国内主机厂研发高精地图。晶众地图成立于2018年,主要为整车厂、系统集成商、交通管理部门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慧交通等方面提供高精地图及相关解决方案。目前,晶众地图在北京、上海和无锡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数据生产中心和市场营销中心。

今年5月,晶众地图拿到了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是国内第18家获得该资质的公司。由于地理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只有拿到“甲级资质”,才具备采集和制作厘米级精度车道级高精地图、地下停车高精地图的资质。

北京星云互联 科技 有限公司(NEBULA-LINK.COM)是一家专注于车路协同技术领域,集研发、制造、销售V2X产品、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网联 汽车 技术和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中国高 科技 企业,在北京、上海和长沙设有研发中心及分支机构。

目前星云互联已为国内多家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整车厂、自动驾驶企业及公共道路智慧交通升级建设提供方案支撑和产品落地应用,并且是中国V2X技术标准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星云互联依托推出的智能车载终端V-Box、增强型车路协同路侧系统T-Station、标准V2X协议栈软件以及网联云平台X-Cloud等系列产品形成了车辆协同安全辅助驾驶(C-DAS)和车路协同交通主动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可有效支撑协作式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同时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件。

自2015年成立以来,星云互联从一个致力于创新的研究型公司,发展成为智能网联 汽车 与智慧交通领域产品与技术服务的成熟供应商。

专访实录:

在签约仪式上焉知 汽车 专访了星云互联联合创始人兼COO石勇、晶众地图副总裁兼智能网联地图事业部COO杨柯,两位就合作内容作了详细阐述。

第一个问题是,在此次的合作中双方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战略考量促使了此次合作?

第二个问题是,在封闭园区这样一个测试项目之后,未来会有哪些更多更深的合作?

第三个问题是,这样一个方案的成本大概是多少?你们双方各自的优势在哪里?

杨柯(晶众地图): 第一点,首先晶众是做高精度地图的,聚焦在道路这一侧,尤其是城市级高精度地图是核心之一,还有就是在“停车” 这个场景。这次与星云的合作也主要聚焦在道路上。

因为车路协同需要大量智能化及基础设施的接入,比如说智能路侧终端、智能车载终端以及路侧感知系统等,这些车路协同的产品及软件。晶众不做,所以我们选择结合并采用星云互联的车路协同及智能网联的系统产品,双方高度互补的业务将发挥最大协同效应,给自动驾驶场景提供完整的“端-管-云”解决方案。

第二点,实际上我们目前的合作主要都聚焦在技术维度上。基于晶众有高精度仿真的建模能力,尤其是三维高精度建模能力,结合晶众高精度地图低成本的优势,一会我来回答一下成本问题,这样的话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监控平台级解决方案。

第三点,关于地图成本,晶众母公司成立伊始,主要聚焦在ITS智慧交通领域,这让我们在交通领域积攒了大量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三维地图建设能力和经验,得益于我们在交通和地图两个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大大降低了城市道路的三维建图成本。

战略合作框架,晶众和星云互联已正式启动V2X领域技术合作项目。我们将共同开展V2X云端数据监管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与展示,实现数十类V2X场景的数据集成与后台监控功能开发。晶众将提供高精度地图,构建高自由度的智能网联展示模型,且将作为子系统集成到星云互联的智能网联数据与监控管理中心。

石勇(星云互联) :星云互联主要聚焦在车路协同产品和方案的落地应用,产品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智能路侧终端、路侧感知、应用算法、V2X协议栈以及云平台。我们和晶众的合作是基于晶众拥有三维地图建模和地图采集能力,双方可以最大化优势互补。

目前的车路云一体化协同是智能网联 汽车 和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星云互联拥有V2X智能路侧和车载终端产品及算法,可以把路上的数据和车端、路端通讯数据汇总到云平台上,借助晶众的三位高精度地图数据资源,可以更好的把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呈现和展示出来,同时做更立体化的、颗粒度更细的监控及运行管理优化,这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切入点,也是发挥彼此优势的空间。

关于双方未来的合作的项目,星云互联将和晶众在车企研发能力构建、封闭测试区、城市开放道路、高速公路、仿真平台构建等多个领域展开。

上面第三个问题关于成本方面,V2X硬件产品方面的成本主要受限于市场规模,未来大规模应用后会有显著的下降。而现阶段星云互联和晶众地图的合作,形成一套V2X+高精度图的整合方案,将有助于双方降低在智能网联 汽车 测试或者示范区项目中系统集成和部署方面的成本。

焉知 汽车 :请问杨总,晶众的智能网联 汽车 测试监控平台在这次的合作中将会打通哪些数据?打通后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杨柯: 在技术层面上来讲,先完成5G基础上的V2X数据之间的交换,具体的数据,一个是路边感知层面的数据,尤其是三维高精度地图之间数据要进行匹配和认证。

这里边尤其是位置、感应,还有一些流媒体的数据,比如说我们监控设备里边的一些视频。在道路维度上来讲,未来有一个命题实际上就叫做视频融合,尤其是影音的这种视频流就是监控过程当中,通过这些视频展示在系统上面,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把能监控的内容统统上图通过系统展示出来,再一个就是设备里面带有的,包括车流、交通流,仿真和模拟的过程数据都可以上这套监控系统。

在监控过程当中,它会有涉及到运营和决策这样不同角色的介入,决策部门就提供了一个依据。

包括道路养护,包括视频流在行业应用,包括一些交警行业,包括一些特种行业里边都可以去使用,我指的是开放园区的。

对封闭园区来讲,尤其是对车辆的状态,车辆的位置等展示这个层面是全方位的。

这一些数据实际上本身是事件驱动型的数据,而事件驱动型的数据就需要有智能硬件作为载体来给它承载。包括比如说交通信号相关的、智能的、影音的。那么这一部分恰恰是星云互联所具备的,它能完全都包装在智能硬件里,然后按照规律传输,通过平台在后端完成接收,它是通过这种长链接的技术把数据发到这个平台上。

实际本质上来讲是端到晶众的平台,端到后端星云互联的平台,而晶众平台跟星云互联的平台又打通了之间的关联,这样的话就构成了以高精度数据展示界面为载体,就是高精度三维地图展示界面为载体的一整套关于监控的解决方案。

焉知 汽车 :请问星云互联石总(石勇),星云互联车载设备是采用通用的协议?还是企业内部私有协议?

石勇: V2X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行业或者国家标准的制定,目前,由星云互联深度参与编写的《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专用短程通信 第3部分:网络层及应用层技术要求》已经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使用,这个标准已经能涵盖十几类V2X应用场景的数据交互需求。同时,星云互联也在牵头《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的制定工作。所以目前星云互联车载及路侧设备所用的通信技术,都是符合上面提到这些标准的,可以和其他同样符合标准的设备互联互通。同时,星云互联的产品也支持国际上一些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所颁布的V2X通信协议标准。

焉知 汽车 :我们都知道V2X大多讲的是通信系统,那么这里面所产生的数据是归谁所有?

石勇: V2X或者说车路协同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这里面产生的数据实际上是有很多类,归属方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地图数据来自于图商,红绿灯数据来自于交警,车辆数据来自于用户。但我们想强调的一点是,V2X系统的核心意义是人、车、路包括云端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所以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与其去讨论V2X产生的数据归谁所有,不如去更多的 探索 交通系统中各个参与者如何更好地产生数据来为V2X系统所用。

基于上面这些考虑,如果要回答数据归谁所有的问题,实际上就比较清晰了。对于运行环境相关的数据,例如地图、红绿灯、路侧感知、气象环境等等,应该是谁负责建设运营,数据就归谁所有;而对于车辆数据,本质上应该是归属于车辆用户,交通系统里的其他参与者可以利用车辆实时对外广播的信息来优化行车行为或者交通运行管理,但只有特定有资质的实体才能去收集、记录车辆的数据。星云互联也在和一些交通管理部门及智能网联 汽车 示范区运营主体共同探讨以后车路协同数据的收集管理、运营使用等方面的机制。

杨柯: 从交付这个角度来讲,封闭园区交互,本身有运营的企业。

比如说襄阳的5G东风检测场,那么首先所有的数据归检测场,还有我们的交付方是谁,这个是按照商务来去考虑的,在车联网或者智能化、网联化都是一样的,比如整包的一级供应商,在合作的商业化项目中,拿到了这个订单,他要去交付给他的甲方,那么数据从归属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完全归附到甲方的,我指的是数据运营产生的数据。

然后对于高精度地图来讲,关于信息安全跟传输,因为高精度地图有两个要素:一个是绝对的精度,还有是一定的鲜度。绝对的精度,因为晶众在交通板块本身就是做了大量的积淀,而且我们是通过CAD图纸来进行生产的,包括我们自主研发的生产工具,那么能保证绝对的精度。

相对的鲜度,现在业内公认的是众包的这种方式。众包的方式就是说无论是通过传感器去采集单车的回馈,然后合并压缩和处理都有一套很好的管理办法。从标准这个角度,众包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国家标准,所以现在很多都是在技术层面的探讨,还没有应用,所以城市内部的高精度地图,现在推的速度是很慢的。

所以鲜度上来讲目前并没有好办法,他只能说承诺一年更新两次或者是几次,导航电子地图现在还尚且不能做到众包更何况咱们三维高精度地图了。

5G时代能保证在本局域网内通过V2X的标准协议来进行传输是相对安全的。

但是绝对数据的安全还是要通过类似于像传统的vpn,还有这种专线,尤其是对于鲜度的保证上来讲,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好的方法,这部分还是要探讨的。

焉知 汽车 :请问杨总,城市级三维/二维高精地图的测绘到了什么阶段?接下来将还会有什么样的规划?

杨柯: 现在我们可以给您开放一组数据,目前晶众拥有全国最大的城市级道路高精度地图和停车高精度地图,道路高精度地图已覆盖全国70+城市,到今年年底计划是达到百城,这些都是城市级的,我们现在能形成一整张路网,把城市已经网格化和栅格化了,掌握城市地理系统里面的曲率和高程信息,这样的话一整张城市的三维地图也生成了。

北斗率国产芯片“突围”:28nm工艺芯片已量产

近日,随着台积电、联发科、美光 科技 等半导体厂商相继表态,既不能为华为芯片代工,也不能卖芯片给华为,很多人都担心华为芯片业务会不会就此倒下,甚至于直接退出手机市场。

但是近日,一则好消息传来,华为稳了,北斗率国产芯片实现“突围”,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就在华为陷入缺“芯”危机之时,北斗十分意外地挺身而出,或将帮助华为摆脱芯片危机。

近日, 中国北斗发言人冉承其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郑重宣布,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领先美国GPS两代工艺。

据悉,国内北斗导航芯片的研发商是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国科微的“自有芯”还在近日举办的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荣获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

而这次, 根据国科微的说法,目前该公司除去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之外,最新的22nm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也已经完成各项关键性能的验证,有望明年上半年量产。

要知道,目前国际上导航定位芯片平均制程为40nm,国科微的22nm制程也就 意味着北斗导航芯片至少在工艺上领先全球平均水平两代,包括美国的GPS。 这意味着什么呢?目前GPS在全球商用市场占比至少超过80%,这 意味着北斗导航有望凭借制程优势把GPS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抢过来。

可能会有人说,这和华为有什么关系呢?毕竟华为缺的可不是导航芯片。但是其实还真的有关系,请往下看。

我们都知道 ,华为目前最缺的是手机芯片,但是事实上美国对于华为的芯片封锁却不仅仅是手机芯片,还包括AI人工智能芯片、5G基站芯片等一系列芯片。对于华为而言,手机业务虽然重要,但绝对不是不可或缺的业务。

前段时间台 积电就曾另辟蹊径,希望通过美国半导体协会将非5G基站芯片以外的手机、AI人工智能等芯片列入标准产品,如此一来就可以不受禁令限制继续为华为代工芯片。 只是该项申请一直没有被通过。

那么华为真正重要的业务是什么呢?当然是通信业务,所以基站芯片对于华为而言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东西。

其次则是其他商用芯片业务,比如前面说过的AI智能芯片。 如果说通信业务是华为的根基所在,那么其他商用芯片业务代表的就是华为的未来,尤其是在5G时代到来的关键时刻。

就拿此次北斗突破的28nm导航芯片来说,就属于其他商用芯片的一种,对华为生态系统的帮助非常之大。

我们都知道随着5G的到来,华为开始全面布局,也进入了自动驾驶领域,但是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有了高精度地图,才可以开展自动驾驶相关业务的研发。而 华为是我国第20家拥有高精地图测绘资质的企业(华为于去年7月份才正式获得),并且还是最高等级的甲级测绘资质。

北斗导航这个时候突破,那么 可以说华为在这一块的业务基本上是稳了,至少芯片断供的问题是完全不用担心了,并且可能还处于领先优势。

当然, 北斗导航芯片突破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虽然这一次只是导航芯片工艺的突破,但是在目前国产芯片整体还停留在90nm的情况下,28nm芯片的量产足以振奋人心。

这也说明一点, 芯片制造虽然很难,但是还不至于那么难,导航芯片能够突破到22nm,那么其他芯片自然也是可以的。 华为加油,中国半导体产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