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国土资源局
丁新务 党组书记、局长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张正海 党组成员、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
黄三明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承富 党组成员、副局长
丁长春 党组成员、副局长
薛东来 党组成员、副局长(2010年6月)
张铁鹰 党组成员、副局长(2010年6月)
徐明新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10年6月)
侯宝中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2010年6月)
王卫民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2010年6月)
【国土资源】2010年,焦作市耕地面积为19.66万公顷。园地3877公顷,林地62087公顷,草地1108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0681公顷,交通用地1318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3395公顷,其他土地6389公顷。煤炭年产矿量493.37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444.87万吨,水泥用灰岩212.37万吨,制灰用灰岩38万吨,熔剂用灰岩36万吨,耐火粘土2.3万吨,硫铁矿4.6万吨,铁矾土6.7万吨,高岭土3.8万吨,玻璃用白云岩1.15万吨。
【耕地保护】2010年,市政府与市、县、乡政府主要领导层层签订了2010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护责任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严格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查、论证、补划等工作,落实与农业部门联合验收的工作制度,全年补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5748亩,耕地面积继续稳定在289万亩,基本农田保持在242万亩,连续第12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受到了省厅和国家的好评。
【测绘市场管理】2010年,市国土资源局对测绘任务的备案、测绘成果的汇交及涉密测绘成果的管理都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完成了10个测绘项目备案和11个测绘成果的汇交。开展了焦作市坐标系统统一化建设工程,确定了省测绘工程院作为技术协作单位,建立了统一的焦作市地方坐标系,将西安80坐标系的D级GPS坐标成果和焦作市原城建坐标控制网成果转换到新的焦作市地方统一坐标系中。开展了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对全市符合换证条件的25家测绘单位进行了初审和资质上报,批准19家。另新申报测绘单位两家,获省测绘局批准。开展地图市场检查22次,查封、收缴违规地图产品68件,其中“三无”地图28幅、地球仪21个、涉及政治性问题的地图产品14件,涉及的生产及销售单位5家,未发现存在泄密隐患的地图。
【地政地籍管理】2010年12月,六县(市)、四区(高新区并入山阳区)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农村部分)顺利通过省级预检。全市共投入调查经费2173万元,调查宗地4.96万余宗,完成了建制乡(镇)政府所在地93.67平方公里调查及建库工作,查清了3972.6平方公里土地的分类、权属、界线、面积等利用状况,各项成果顺利通过省厅预检。圆满完成了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本年度变更调查工作采取了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同步进行的方法,初步实现了从“以数管地”向“以图管理”的转变。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全年组织建设用地交易73宗、面积4348亩,收缴土地出让金12.17亿元,确保了土地市场需求。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供应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用地1138亩。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2010年,以武陟、孟州、沁阳和沁北产业集聚区、焦作循环经济区5个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区为重点,积极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建设标准厂房109万平方米。筹集土地储备资金1.8亿元,储备土地1254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170亩。科学编制矿产资源规划,严格设立了矿产资源保护区、开发区和禁采区,加强矿产资源开采准入管理,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指导县(市)区编制完成了22个矿区、5个重点矿种、82家采矿权整合实施方案,为促进全市矿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山阳区以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引进项目12个,节约耕地1000余亩。
【建设用地管理】2010年,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紧紧围绕全市149个省、市级重点项目,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先后完成新月铁路第二双线、郑焦城际铁路云台山支线、博爱县天然气利用等18个国家和省市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上报建设用地57个批次2.58万余亩,批回土地7233亩,争取新增报批用地2万余亩,及时供地1.4万亩,有力保障了职教园区、产业集聚区等123个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争取使用挂钩指标3870亩,县域重点项目用地得到有力保障。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双保工程”先进单位。
【土地整理】2010年,焦作市争取省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2.44亿元,组织实施了11个土地整治项目,整理土地规模达17.2万亩。
【土地综合整治】2010年,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确定了孟州钱沟村、东孟庄村为省级试点,整治规模44.29公顷。
【矿产开发管理】2010年,与省地质勘查技术部门协作,着力解决矿业权设置中的证库不符、矿权飘移、矿区范围重叠等问题,实地核查了146家矿山企业,换证118个,埋设定界控制点363个,解决了85家矿山企业边界问题。落实采矿许可证全国统一配号规定,为160家采矿企业办理了统一配号发证。完成139家矿山企业储量动态检测,全市采矿持证率和动态检测率均达100%。全年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2905万元,采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使用费137万元。
【地质灾害防治】2010年,全市举办基层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培训班26期,培训人员1533人,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简明读本4030本、简明彩页1800份;出动110余人次排查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区、段)80多处,其中大型隐患点1处、中型隐患点14处,列入市级防治方案的重要隐患点(区、段)15处;完善更新了市、县(市)区群测群防行政体系和群测群防点基本信息台账,明确监测人员70人、监测责任人55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1330份;投资1.2万余元购买了发电机、手持防水喇叭、防水手电筒、雨衣、雨鞋等应急救灾物资,并在修武县西村乡组织了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演练。沁阳市、博爱县获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与气象部门联合发布全市汛期地质灾害气象三级预警预报9次。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完成了《焦作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6~2015)》修编工作,规划治理恢复资金23亿元;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全年共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签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书》55份,存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380余万元;组织了4个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竣工验收和两个项目的实施,全年完成治理资金1100万元;编制完成了《焦作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三年实施方案(2010~2012年)》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国家2010年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1亿元。编制完成了《焦作市2010年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报告》,地下水监测工作运行正常。
【储量管理】规范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工作,全市139个矿山企业中有138个完成了矿山储量动态检测验收备案工作,其中甲类矿山17个、完成比例100%,乙类矿山121个、完成比例99%;对全市13个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机构三年来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重新组织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了11家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工作资质单位,淘汰了两家矿山储量动态检测考核不合格单位。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5月15~20日,组织开展了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宣传周活动。参加了河南省“十大最优美的地质景观”评比活动,焦作云台山红石峡水体景观和神农山“龙脊长城”景观双双入选河南省“十大优美地质景观”;建立更新了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网站;完成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规划修编工作;组织完成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的设计工作;成功申报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财政部批复地质遗迹保护资金1160万元。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完成了地质博物馆方案设计和工程地质勘探以及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规划修编工作。
【矿产勘查管理】2010年,全年未发现违法勘查行为,勘查持证率达100%。组织了全市3个探矿权的清理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与市政府签订的协议,认真组织,对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实施的焦作市恩村煤层气勘查项目进行了四次督察,确保了探矿权人依法探矿。对全市地热资源进行了调查,组织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了焦作市浅层地热资源普查项目,完成了对温县地热普查项目的验收。
【焦作矿山公园】焦作缝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于2010年5月份获国土资源部批准,是一座以展示煤矿开采遗迹景观为主体,以石灰岩采矿遗迹治理、地面塌陷遗迹治理等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手段展示为核心,并融合古代瓷窑遗址、现代影视城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矿山公园。矿山公园的功能布局设计为焦煤集团白云有限公司和北山缝山公园两个核心景区、一个森林公园辅助景区,规划面积11.67平方公里,已经建成的面积为5平方公里。
【国土资源规划与科技】2010年6月,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已按照要求编制完成,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全市共有11个项目立项,分别为沁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研究、河南焦作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孟州市市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报告、孟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研究、温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土地利用研究、温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研究、电子政务平台综合事务管理系统、武陟县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武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修武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研究;4个项目通过省厅科技鉴定:修武县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报告、修武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研究、焦作市国土资源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研究;5个科技项目获省厅奖励:焦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和焦作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研究获一等奖,焦作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利用综合研究获二等奖,沁阳市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系统建设和沁阳市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调整获三等奖。
【人事教育】2010年,市国土资源局继续在教育培训和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完成了“三定”方案的报批,新增科室3个,新增正科级职位5个,新增编制人数5人;调整了地产交易中心编制体制,保留了“地产交易中心”机构,核定编制7名,对职能职责重新进行了调整。组织了局机关的公开竞聘工作,提拔14名正科、8名副科,涉及岗位变动23人。对5个县(市)局和5个分局及部分二级机构的干部进行了调整和轮岗,共提拔正科8名、副科17名。组织22人参加局长培训班,组织安排1名处级干部和1名科级干部参加市委党校学习,圆满完成了四城区143名地矿人员的接收工作。组织参加了省厅组织的优秀、先进、达标基层国土资源乡所活动,全市共有61个乡所受到省厅表彰,争取省政府补助经费163.215万元。开展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和“爱心一日捐”活动,共捐款58870元。参加建厅十周年文艺汇演,修武局的舞蹈《欢聚一堂》获一等奖。
【土地收购储备】2010年,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共储备土地1253.37亩,其中收购土地432.8亩,收回土地175.79亩,新增地644.78亩,超出市局下达目标95.6亩。供应土地15宗1220.2亩,实现储备收益23140.205万元。筹集土地储备资金1.8亿元,按时偿还到期贷款1.14亿元,支付土地储备专项资金6616.26万元,偿还贷款利息支出1341.12万元。全年返还14宗土地储备成本6005.7万元,争取市财政拨付土地收益基金241万元,追回欠款40.27万元。工业集聚区完成13个项目的勘测定界工作,用地面积1335.49亩,上报征收土地2291.96亩,供应新上项目用地5宗880.72亩,收缴土地出让金4085万元。抓好黄河滩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指标管理,销售补充耕地指标1850亩,销售收入1660.49万元,收缴1155万元。为南水北调、工业集聚区、城际铁路等项目提供补充耕地指标4500余亩。全力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南水北调控规区土地调查4004.36亩,完成农地储备11宗104.13亩,配合办理工程建设用地手续15宗2500亩。加强储备土地管理,尝试竞争性短期出租,实现储备土地短期利用收入8.04万元。
【信息化建设】2010年,市国土资源局改造升级了综合事务管理、建设用地审批、采矿权和土地登记等电子政务系统,录入各类国土资源管理数据信息4万余份,全年网上运行业务审批报件2460件,公文收发1345件,各类文件材料内网传输8342件,公开政务信息1050条,办理“政府在线”举报、咨询129条,连续四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示范单位”,在全国地市级网站测评中排名第八位,“金土工程”项目获省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土地执法监察】2010年,市国土资源局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制定了《焦作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实施办法》、《焦作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考核办法》、《焦作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警示约谈办法(试行)》等制度,在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12336信息平台,对土地违法案件做到早发现、早查处;同时,积极主动与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单位)结合,对于影响较大的土地违法案件进行联合办案,有效打击了违法用地行为,从而达到查处一案、震慑一方的目的。全年共发生土地违法行为131宗,对符合立案条件的74宗进行了立案查处,查处违法用地面积59.4334公顷,结案率达98.2%。
【第十次全市卫星遥感执法检查】2010年,市国土资源局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2009年度(第十次)土地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召开了焦作市第十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会议,就土地卫片执法检察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并对阶段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取得了市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副市长贾书君多次主持召开了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卫片执法检查专题会”,保证了卫片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卫片执法检查共涉及276个图斑、335宗地,监测面积为12785.77亩,农用地面积为9575.84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95宗,面积为9580.95亩,军用土地1宗,面积为61.6亩,实地伪变化140宗,面积为2963.61亩。全市违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与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为1.01%。
【矿政执法监察】2010年3月,市政府印发了《焦作市开展打击非法采矿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焦政办〔2010〕86号)和《焦作市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和对非煤持证矿山进行集中治理整顿通告》,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非法采矿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出非法采矿点439处,依法取缔非法采矿点439处。没收采矿工具和采矿设备210余件,切断运矿道路21条,遣散人员115人,没收非法采出矿产品10吨,关停焦矸窑113座,清理道路两侧矿产品堆放点43处,清理矿产品3100余吨,有效地打击了非法采矿行为。
【信访工作】2010年,市国土资源局继续坚持信访工作“日报告、周研判、旬督查、季通报”制度,深入开展重大建设项目信访评估工作,加大了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信访矛盾的发生。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百日竞赛活动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工作。全年共受理信访事项331起,较去年下降20%,排查化解各类疑难信访事项40起,办理上级交办信访事项38起,结案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被省厅推荐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档案管理】2010年,投入16万元,对档案室软硬件进行了全面更新改造,档案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标准得到了进一步显现,档案查询服务更加便捷快速。全年整理各类档案6828卷,文书档案3691卷,业务档案3137卷,累计提供档案信息服务2150多人次,顺利通过了省一级档案管理达标验收。
【12336举报电话】2010年,共接到举报电话994起,其中受理国土资源违法线索435起,接省厅转办函33件,政策咨询电话526起。经核查确认属实的有307起,无效件161起,其中举报土地违法的283起,矿产资源违法的24起,群众满意率达99%。
【“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红线”工程】2010年,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保增长、保红线”工作。全年共上报审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47.7816公顷,补充耕地147.7816公顷,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省国土资源厅奖励2000亩用地指标。
【企业服务年活动】2010年3月,市国土资源局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对纳入全省联审联批范围的38个重大项目和市111个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要求采取特事特办、领导分包、限期办结等措施,全年共上报57个用地批次,报批建设用地2.5万亩,在全省17个地市排名第六。保障了职教园区、山阳循环经济园区、武西桃花峪黄河大桥、太极拳养生基地、赵固铁路、厦工工业园二期、修正药业、北大附中、多生多等全市各类重点项目用地123个,被市政府评为项目服务先进单位。
(朱兵)
矿山评估资质
采矿登记审批(一)申报材料1、划定矿区范围应提交矿山储量测绘资质的材料(1)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3份(包括历次地质工作情况及资源储量情况,矿产资源初步利用方案等)矿山储量测绘资质;2)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书或营业执照影印件3份(验原件);(3)地质报告1套;(4)矿产资源储量备案文件3份;(5)矿区范围图3份(以地质地形图或地质图为底图);(6)1:5万矿山地理位置图3份;(7)探矿权人申请的应附勘查证影印件3份;(8)县区局初审意见1份;(9)划定矿区范围电子表格1份;(10)采矿权出让相关资料;(11)规定的其他材料;2、采矿登记(新立)应提交的材料(1)采矿权申请登记书3份;(2)营业执照影印件3份(验原件);(3)县区局对企业矿的资金、技术、设备情况的证明3份;(4)矿区范围图3份(以地质地形图或地质图为底图);(5)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3套;(6)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安全章节的审查意见3份;(7)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环保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或证明3份;(8)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备案登记表1套;(9)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文件3份;(10)县区局初审意见1份;(11)采矿登记电子表格1份;(12)规定的其他材料;3、采矿登记(延续)应提交的材料(1)采矿权延续登记申请书3份;(2)矿山概况说明3份(包括历次采矿登记情况及动用储量情况,保有可采储量情况及储量计算依据,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等);(3)县区局对保有储量情况的确认材料3份;(4)矿产资源储量备案文件3份;(5)矿区范围图或井上下对照图3份;(6)营业执照影印件3份(验原件);(7)安全生产合格证影印件3份(验原件);(8)矿产资源补偿费缴纳证明3份;9)原采矿许可证正、副本;10)县区局初审意见1份;(11)规定的其他材料;注:(1)变更矿区范围的应提交相应的地质报告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文文件3份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备案登记表1套;2)年产矿石量1万吨以上的露天采矿和地下开采的矿山必须持有相应设计资质单位编写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3)批准转让的,应附转让批准文件。4)采矿权价款已处置的,应提交相应的处置材料;(二)审批程序1、申请人组织材料;2、申请人将材料报市国土资源部门;3、国土资源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需现场复核的,待复核后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审批;4、申请人按照规定缴纳有关规费并领取相关批准文书;(三)承诺时限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材料齐全,20个工作日内结。(四)收费标准1、采矿登记费:新建矿山:大型500元;中型300元;小型200元;变更、延续100元。依据:国务院241号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法》;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地矿部系统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251号)2、采矿权使用费:按照矿区范围的面积逐年缴纳,标准为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依据:国务院241号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法》;鲁价费发[1998]141号文件。3、采矿权价款:由主管部门依规定委托有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或者采取询价、类比等方式进行评估,按照评估价或出让成交价格收取。依据:国务院241号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法。4、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国家规定费率收取。依据:国务院第150号令《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开采矿山必须三证齐全,这三证是:采矿权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因此,一个矿山要想依法生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走三证手续,三证齐全后方可基建生产~个人接矿山工程同样也需要具备这些资质证明。
矿山采矿需要资质吗
必须需要资质矿山储量测绘资质,根据先在国家下发矿山储量测绘资质的采矿规程,探矿需要探矿证,具体矿山储量测绘资质的施工还需找到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个人的话,可以接,但是应对的必须得有资质。
淇县国土资源局
淇县北靠鹤壁,南接新乡,地处豫北城区中心位置,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南水北调路线工程穿城而过。“肘山腋水,地形爽垲”是淇县地形的特点。西部为山丘地区,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东部为平原泊洼区。县域面积567平方公里,人口25.8万,耕地35万亩。辖一乡四镇四个街道办事处,即黄洞乡,高村、北阳、西岗、庙口四镇和朝歌、桥盟、魏都、灵山四个街道办事处。
郭广东 局党组书记、局长
牛彦斌 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王海珍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豫进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马学周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俊清 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程广营 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岳崇杰 副主任科员
孙荣明 副主任科员
郭广东简历:淇县桥盟乡古烟村人,1964年10月出生,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1991年9月,在县物价局工作,任办公室主任;1991年9月~2001年12月,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任政府办副主任;2001年12月至今,任淇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淇县国土资源局于2001年12月由原土地管理局与地质矿产局合并组成,共有干部职工112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行政服务股、法规监察股、规划科技股、地籍管理股、矿产管理股、土地利用股、法制信访股、测绘管理股等9个行政股室和监察大队、测绘队、估价事务所、地产交易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土地整理中心6个事业队,所以及朝歌、桥盟、北阳、西岗、高村、庙口、黄洞、铁西8个国土资源所。
【土地资源】截至2010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851142.5亩,其中,农用地481287.5亩,建设用地94302.4亩,未利用地275552.6亩。
【耕地保护】2010年,建立了政府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把耕地保护目标纳入了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年初县政府向乡、镇政府下达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责任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长是本辖区执行土地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年中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国土局定期对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年底严格考核奖惩。对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造成耕地保护目标没有完成的乡镇,取消评先资格,并在全县通报批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或隐瞒不报、压案不报的,坚决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2010年,淇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23158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8685公顷。
【用地保障】2010年,共上报省、市建设用地23个批次,总面积8647.78亩,其中省、市政府审批14个批次,面积4883.16亩。通过加大保障发展力度,为华晨汽车改装项目、鹤淇大道、万家欢乐服装、方舟瓷业、天天创业园、县医院、廉租房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合法用地保障,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特别是鹤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稳步推进国土资源市场建设,共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2宗,面积1914亩,总成交价款32200万元;协议出让土地11宗,面积248亩,出让价款3635万元;共办理土地交易117宗,总面积为63.6亩;为企业融资办理土地抵押评估、登记手续20宗,总面积1446.7亩,显化土地资产26216万元。
【规划修编】根据《淇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了桥盟、庙口、黄洞、高村、西岗、朝歌、北阳等7个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月26日,鹤壁市人民政府以鹤政文〔2010〕16号对7个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为合理布局全县建设用地指标和鹤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合法的基础性保障。
【第二次土地调查】2010年,扎实推进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完成了统一时点更新调查中国家核查出的176个疑问图斑和48个非疑问图斑的实地核查以及数据库的修改上报;完成了统一时点更新调查数据库与基本农田数据库的衔接、修改和上报;进行了鹤壁市内部以及淇县与周边县区权属边界的初步对接工作,并将有关情况以文字形式上报市局。34平方公里的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厅和市局预检。
【土地开发整理】淇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的国家投资2556万元、总规模998.05公顷的淇县庙口乡土地整理项目于2010年1月份一次性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验收。该项目完成后共新增耕地135.14公顷,新增耕地率13.54%,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一致好评。2010年7月份又上报了朝歌镇石桥村和北阳镇高楼新庄村两个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项目,项目资金1237.05万元,继8月份被市国土资源局批复立项后,12月份经省国土资源厅正式批复。
【矿产资源概况】淇县地处豫北太行山东麓,总面积567.43平方公里,蕴藏有优质无烟煤以及金属、非金属矿产等十余种矿产资源,但除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片麻岩,其他矿种储量较小,有些甚至没有开采价值。无烟煤属优质无烟煤,资源储量约有2000余万吨,目前未开采。其他非金属矿种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位置比较分散,矿种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脉石英、钾长石、花岗岩、木鱼石、石膏、玄武岩、重晶石、耐火粘土、方解石、建筑沙等。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镁、铜、铅、锰等,但储量很小,或品位较低,工业利用价值较小,开采意义不大。
【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2010年,按照省、市资源整合文件精神,淇县国土资源局编制了《淇县非煤矿产资源重点矿区整合方案》,重点划定了12个矿区,重点矿区的整合协议全部签订,外业测绘和划界工作全部完成,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第一阶段工作全部完成。整合后,非煤矿山数量由57家缩减为35家,缩减率达38.59%。
【地质灾害防治】2010年,以“十有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深化了地质灾害防灾机制和体制建设,出台了《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机制;对灾害隐患区各户发放明白卡200余份,在庙口乡、黄洞乡路边的崩塌区加立了警示标志牌,在重要处喷刷了警示标语;实施紧急避险2次,保护了20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桥盟赵庄赵长海荣获了“全国群测群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测绘管理】2010年4月,经淇县编办批准,正式成立了测绘管理股,理顺了测绘管理体制。深入开展了“三无”地图清查工作,对全县境内所有测量标志实行定期巡查制度,对永久性测量标志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发现有损坏的及时予以修复。认真做好测绘资质的年检,加强测绘资质监管,确保了淇县测绘市场管理的规范有序。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了“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明确单位一把手是廉政风险点排查与自查自纠工作第一责任人,根据“自已查、相互议、股室查、班子定”的程序,采取自己给自己找、下级给上级找、上级给下级找、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相互找等方法,认真查找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台账。在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中,该局要求全局每一位干部职工必须手写填报表格,并经分管业务口领导审核把关签字后,报局办公室汇总,确保了排查和自查的实际效果,为预防出现廉政问题及下步专项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执法监察】进一步加强巡回检查工作,对国土资源违法苗头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共发现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16宗,强制拆除违法占地建筑7宗,立案处理率达到了100%,结案率达到了99%,有效打击了土地违法行为。扎实开展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的迎检工作,按照2009年度卫星遥感监测图斑情况进行逐宗核查落实,登记造册,对发现的9宗未报即用违法占地和3宗实地伪变化图斑认真进行了整改,顺利通过了省厅的检查验收。
加大对各类矿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强化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并依法制止零星非法采矿点5个,进一步规范了矿业开采秩序,辖区内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率达到了100%。
【信访工作】2010年,认真落实省、市、县信访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和领导包案、轮流接访、责任追究等信访工作制度,局长与各国土所、局内各股室签订了信访目标责任书,切实把信访稳定工作落到实处。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46起,其中,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3起、42人次,全部协调处理;办理县信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交办案件23起,其中21起结案上报,县以上交办案件按期办结率达到了100%,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