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开发条件
开发条件如下: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土地合格性:碳汇造林要求2005年2月16日以来的无林地、或少量的次生林,土壤不能为湿地、有机土;森林经营则要求2005年2月16日之后实施森林经营的人工中、幼龄林,必须为矿质土壤。
两种类型均要求项目活动对土壤的扰动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土壤扰动面积比例不超过地表面积的10%、且20年内不重复扰动;项目活动不涉及全面清林和炼山等有控制火烧,不涉及农业活动的转移;
2、土地合格性证明文件: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土地合格性证明文件;
3、树种要求:乔木林;
4、土地权属证明:具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符合法律的规定;
5、文件资料:造林作业设计文件及其批复(森林经营要求森林经营作业或方案及其批复)、开工证明、验收报告等。
哪些森林可以做碳汇交易?
只有符合方法学林业碳汇需要啥资质吗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净增量的森林才能做碳汇交易。
根据联合国对碳汇的定义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目前林业碳汇需要啥资质吗,按照国内外碳交易规则林业碳汇需要啥资质吗,能够交易的碳汇应该是按照被批准的方法学实施项目所产生的净增量,通俗的说是有“额外性”的。碳汇其实是一个增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增量都可以用来交易。
举个例子:现在已有的森林树木每天都在生长,生长就会吸收二氧化碳,这个量虽然是增量,但没有“额外性”,不能交易,此外,现有森林的碳储量属于存量,也不能交易。当然,不能交易的碳储量和没有额外性的碳汇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
可见,只有符合方法学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净增量才能进入交易。而这里所说的额外性必须靠方法学进行认定。
碳汇交易的用途
碳汇交易是指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种交易是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并非真正把空气打包运到国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碳汇交易
碳汇交易平台建立需要哪些条件?
李怒云近影 随着中国碳汇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林业碳汇”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我们就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问题,专访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李怒云教授。 问:发展碳汇林业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有何意义? 李怒云:通过发展碳汇林业不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而且成本较低,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多种效益。它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给当地农民带来收益;另外,虽然我国尚未规定企业的碳减排指标,但要求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减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将成为趋势。在减少碳排放难度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林业措施吸收二氧化碳,发展碳汇林业,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减排缓冲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减排压力。 发展碳汇林业,充分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功能,能为我国赢取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问:碳汇交易平台的建立需要哪些条件? 李怒云: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二五”期间,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开展碳交易的试点。碳交易实际是碳信用指标的交易,而碳信用主要来自于减排和碳汇。在目前碳市场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我们正在开展相关的研究,为碳汇交易做准备。 碳汇要进入交易至少应有4个环节:一是要有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二是要有产品即碳汇;三是要有与国际接轨的计量、监测体系以及第三方认证、注册等;四是要有碳汇买家。 问: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实施在国际上处于怎样的地位? 李怒云:在国际上,虽然我国林业碳汇管理起步较晚,但在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方法学和林业碳汇管理工作上,我们走在了国际前列。此外,我国建立的公益性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其运行模式和规范的碳汇造林项目管理,在多次的国际交流中,受到国外专家称赞,“你们做得很规范,计量方法与国际接轨,又不失中国特色,具有可操作性。” 问:为发展碳汇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未来将有哪些举措? 李怒云:国家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着力推进森林经营,全力加强森林保护,努力增加森林碳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积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第二,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第三,突出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碳排放;第四,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促进节能减排;第五,提倡多使用木材,增加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问:为什么中国乃至国际社会都越来越关注碳汇事业? 李怒云:工业减排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但人类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引发全球变暖的问题又亟待解决。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把目光转向了地球之“肺”——森林,希望通过增加碳汇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森林碳汇虽然是间接减排,但它的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较强。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森林一年大约能吸收10-40吨二氧化碳。